正因为是无法成为他人的我
上周去看了刺团的live,给今年的所有外出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所谓理想悖论
泽野给我种下了成为键盘手的种子,刺团则给了我决心。
近几年是少女乐队爆发的时间,虽然邦邦企划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大面积出圈还得是去年的《mygo》。当然《孤独摇滚》火的比《mygo》早,不过《孤独摇滚》并不能算2.5次元乐队企划,只是以乐队为主题的纯二次元动画而已就不算在少女乐队里了。然后就到了今年的gbc。
gbc和以往的乐队番相比是非常特殊的,其特殊之处在于是首支摆脱了anisongs模板的纯摇滚乐队2.5次元企划。以往纯摇滚少女乐队也有,老祖宗《轻音少女》就是,其音乐风格在当时的一众动画配乐里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即使拿到今年来播放依然是潮的出水。不过《轻音少女》本质还是和《孤独摇滚》一个赛道,以二次元动画为主,声优都不是玩音乐的。gbc则结合了这些乐队番的时代前沿的音乐质量和邦邦少女乐队企划的2.5次元风格,在今年4月脱颖而出。
我相信因为这个企划,又吸引了不少人走上了学乐器的不归路,包括我。我倒是本来一直在学编曲,按原定计划倒是就要学习一门乐器,本来在钢琴和电吉他之间摇摆,这两者对于编曲人来说也各有好处。前者作为键盘类乐器对乐理知识的补充学习以及MIDI实录更有帮助,后者作为拨弦类乐器更利于音源表现不好的吉他实录以及各种弦乐器的演奏法理解。最终确定为钢琴,还是因为gbc里的键盘编曲太帅了,丝毫不输电吉他的演奏风头,打破了我之前对于键盘在乐队中主要是打辅助的理解。找了两位老师分别教学古典钢琴的手指机能以及流行键盘的和弦即兴能力,时间和金钱花的是真不少,不过能切切实实的体会到成长的感觉,感觉坚持多久都没问题。我的爱好虽然有很多,但今年已经确定了音乐是最爱的一个,也一定会投入最多的时间。
回想今年一年,真是受到了好多键盘手的现场熏陶,泽野(不算严格意义的键盘手,77老师,ReoNa的键盘,tomo等等,真的有种命中注定的感觉。当然电吉他还是要学的,只能说是优先级先往后靠几年,至少能让我演奏出《熙熙攘攘,我们的城市》再考虑吧。
赌上命运的理论
为什么gbc的音乐如此特殊,我其实很好奇,毕竟动画设定也只是设定,里面的音乐当然不可能都是tomo写的,关键在于其背后的音乐团队究竟是谁,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一个企划。抱着这样的想法去搜索了下相关资料就发现了几个很熟悉的名字——总制作人平山理志,音乐制作人玉井健二。
首先聊聊平山理志,这个名字大众可能不熟,不过他负责的企划应该没人不知道——日升动画的《LoveLive!》,自2010年开始至2019年都作为总制作人负责,到19年由于水团动画的暴死引咎辞职,加入东映动画负责gbc这个IP。gbc也是作为平山理志全力以赴的一作,看其动画的3D制作和CG表现也能知道那是相当的烧钱。
当时,想在日升社担任制作人的人会被告知:"我会把所有的权力交给你,让你有三次机会,如果三次中有一次成功,你就可以继续尝试。如果连续三次失败,就说明你没有才能,最好辞职。"《Girls Band Cry》也是如此,因为在CG开发上花费了大量资金,如果不成功,我就会认为自己没有才能,并准备辞职以承担责任。
—— 平山理志
动画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平山理志,但作为2.5次元企划能爆火,也一定离不开音乐方面的贡献,线下表演那必须得有过硬的实力。这里就必须提到另一位核心人物——玉井健二了。说到这个名字可能都比较陌生,不过还是老规矩,先提他负责的艺人——Aimer,几乎是靠玉井从零开始培育到现在的体量,知道Aimer的曲目的应该也不会对玉井的音乐能力有丝毫的怀疑了。gbc则和Aimer一样由玉井全面负责了刺团五位成员的选拔与培养。玉井对成员选拔的要求十分之高——即使没有动画,只作为五人女子乐队也要有足够的实力去国际舞台竞争,同时还需要能胜任声优的职责。这个过程中玉井丝毫没有妥协,最终从数万条信息中选出了现在的五人——理名,夕莉,朱李,夙都,美怜。
gbc企划正是因为这动画团队和音乐团队的黄金双核结构而诞生,两条赛道的高质量形成现在这样的爆火局面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国区的反响强烈以及官方团队的重视,极速的开办了在海外的首次LIVE,也就是我这次去的LIVE了。
熙熙攘攘 我们的城市
首先还是感谢公司能提供一张内部票的购买机会,靠自己买是真买不到啊。官方真低估自己的人气了,选了个才1000人容量的小场子。第一天的秒空,紧急加了第二场也没抢到,拼尽全力也无法战胜机器人。再次感谢公司。
当天先早早的去排了场贩,这次场贩有点特殊,有一套吧唧限购五个还带随机签名,运气不错开出了个nina的签名版,和现场的粉丝玩物物交换也凑齐了一套。
排完场贩就去拍了拍场馆周围的痛车和花篮。
理名还和夕莉来了一波23次元联动。
排队时间有很多粉丝给现场观众发放无料,我也领了不少。很巧的一件事是有个粉丝认出了我挂在包上的明日方舟通行证,还给我发了一份明日方舟的无料。后来回到家发现无料上印了她的网名,也联系到了回寄了一份公司的礼物作为感谢。
排队的时间我也看了看粉丝的构成,男粉占了相当大比例,有点意外,动画卖角色的成分应该不多,可能女性本身对少女乐队就不太敏感。至少gbc的音乐是非常流行的摇滚风格不挑性别的。不过coser也不少,主要nina和tomo居多,可能这种小孩身材要求相对不高。排我旁边的nina特别还原,可惜也是不好意思拍照了没留档。
进场了大家就high起来了,各种呼吁举起小指拍集体照。天南海北赶来的粉丝也确实多,年轻人的第一场Live相比其他Live确实更热闹一些。排我身后的老哥还认出了我的长颈鹿手机封面认了一波亲。咋咋呼呼一段时间就开场了。
爆裂绽放
整场Live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按动画的顺序演出出现的对应曲目,第二部分则演出乐队本身未在动画中出现的经典曲目。环节还是蛮用心的,第一部分还搬上来了一块透明屏幕播放对应动画的内容。Live以OP开场加上空箱二连,配上第一集的场景和现场乐队成员的配音,一下子就融入氛围了。中间的MC环节还有舞台两旁的屏幕同步翻译,还是蛮新奇的体验。当然MC的内容就没啥可说的了,经典吃饭卡组,小笼包卡组,高达卡组。
曲目倒不需要特别去讲了,每一首都是高质量反而不知道从哪说起。《命运之花》的全场1234,《伤伤痛辛》的结尾键盘riff,《空箱》的mmk solo环节等等。有一点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网易云音乐下刺团的几乎每一首歌都有人说这是刺团最好的一首歌,其音乐质量也不言而喻了。对我来说比较遗憾的是第二场没有唱《赌上命运的理论》,这首歌我是越听越喜欢,超高速的节奏吉他,键盘的刮奏以及理名的高音非常爽。明年的2周年Live我已经决定要去了,希望能去明年的现场听到。
再见再见再见
散场后看了看现地群,大家都在戒断反应。有一张照片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灰姑娘的魔法终会消失,今天散场后因为同好聚集在一起的人也将回归到各自无聊的现实中。
我也特别能理解,魔法的时间越美好,散场后的空虚感就越强,不过我也相信这一切也并非徒劳。虽然短暂的像一场梦,但其留下的影响会持续伴随着我们未来的生活与成长。现场的这千来人中,一定有人因为今天的经历开始学习乐器,学习音乐,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就能创造出经典的作品,成为出色的音乐人。然后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今天我们共同体验的作为契机的这一切。
-- EOF --